先锋网络 > 科技 > 正文
2019-11-01 16:5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流血上市”一年后:优信逃离SOHO 多项业务接连凋零

每经记者:段思瑶 每经编辑:范文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海妮 摄

望京SOHO,三座大楼形成了狭长的风口,在大风天气里,时常有人裹紧衣襟,无暇顾及被吹风吹乱的头发,缩着脖子匆匆前行。“冬天”的信号,在这里很明显。

差不多五个月前,优信二手车刚刚逃离这座SOHO大楼,只留下了距离这里不远处的利星行办公室。“今年6月,优信决定砍掉一成购的新车业务,很多员工被裁掉了,空出来的办公室只能退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优信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这或许只是个开始。10月30日,有媒体曝出,58同城收购优信告吹。随后,58同城和优信,几乎同时对外发布声明称,与事实不符。

无独有偶,就在58同城收购优信告吹的传闻之前,优信刚获新加坡最大的政府投资机构GIC举牌,后者持有前者股份4203.61万股。“无风不起浪,应该是投资机构已经提前得到58同城对优信感兴趣的消息,才会举牌。”一位接近优信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举牌的并非是GIC股权投资部门。

接连凋零的业务板块

说起优信创始人戴琨的创业史,就不能绕过优信拍。然而,在转战B2C业务的过程中,优信开始收缩优信拍业务。“优信的拍卖业务在慢慢缩小,基本上都快放弃这块业务了。”上述接近优信的知情人士说。

成立于2011年的优信拍,在巅峰时期曾超越对手车易拍,欲借壳上市。但好景不长,受限于B2B业务利润少等不利因素,优信拍的发展很快陷入瓶颈期。“目前,随着优信整个业务的调整,我们已经将优信拍业务更多地向C端倾斜。”上述优信内部人士说。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优信2B业务量同比下降42.6%至约3.65万辆,交易总额下降至18.51亿元,同比下降39.8%。

眼下,曾担任优信拍执行总裁的井文兵也准备离职。据上述优信内部人士透露:“优信集团首席战略官井文兵已经向董事会提交离职申请,现在还来办公室上班。”

除了优信拍,曾在优信B2B业务高光时刻诞生的新车业务,也逃不过被放弃的命运。2016年11月,优信推出媒体资讯业务“车伯乐”,后更名为优信新车,并推出一成购业务。不到一年时间,该部门就被传出大面积裁员的消息,直到今年6月,整个一成购新车业务被全部砍掉。

10月31日,优信二手车电话客服告诉记者:“目前我们网站已经没有新车业务,只有二手车可以享受一成首付购车。”

被抛弃的还有优信的金融业务。今年5月获得58同城战略投资后,优信紧随其后将二手车交易衍生的助贷业务与58同城的Golden Pacer进行合并。这意味着,优信将金融业务拱手让给58同城,换来了Golden Pacer一定股权和1亿美金的现金。

从优信拍、到优信新车,再到金融业务,优信近年来接连推出的众多业务,似乎难逃“悲惨”命运。如今,优信又将主要精力放在全国购上。全国购被戴琨称为“优信核心商业价值的现实落脚点”,它能救得了优信吗?

填不满的资金需求

时至今日,优信已成立八年之久。在这期间,优信很着急,急着扩张,急着盈利。优信为什么急?从优信拍,到新车、金融、全国购、一成购等众多业务背后,是其填不满的资金需求。

就拿优信拍来说,虽然优信已经及时将优信拍的业务方向向C端调转,但不得不承认,当时优信之所以压缩B2B业务,是为了尽快寻求盈利,但优信拍并不是一个能为优信带来业绩快速增长的业务板块。

“即便是优信拍已经转向C端业务,但这就相当于联合中介卖车,并没有多大的价格优势。”一位二手车领域专家分析认为。

优信拍业务不能带来充沛的资金,使优信旗下对现金流需求较大的金融业务也难逃被撤命运。记者了解到,二手车平台每向用户放一笔贷款,就要给银行交一笔保证金,这笔钱放在银行不能动,交易规模越大,在银行压的钱也就越多。

这样的要求,对还未能实现盈利的优信来说不是个好事。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的优信,在今年5月接受58同城的战略投资,方式是58同城以1亿美元购买优信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同时58同城将有权向优信董事会提名一名董事,双方在流量获客、车源、车辆检测、大数据及SAAS服务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外界都认为上述合作对优信来说是一笔赔本的买卖。“当时优信很需要钱。”上述优信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58同城答应投资后,优信就按照投资方的要求裁撤掉了一些不挣钱的项目和部门,其中一成购新车业务就包含在内。

为了彻底将大量的保证金和风险责任转嫁出去,今年7月优信将旗下二手车交易衍生的助贷业务与58同城的Golden Pacer进行合并,并获得了1亿美金现金。

“优信剥离金融业务后,不仅可以将一部分保证金释放出来,还可以赚佣金,又将风险转嫁给了Golden Pacer,但将金融与交易切分,短期来看是救命,却不利于长远发展。”上述接近优信的知情人士认为。

在上述二手车领域专家看来,对自身业务还未实现整体盈利的优信来说,靠发行可转债和出售业务来填补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也不是长久之计。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优信营业收入为8.2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5亿元。

优信危机

主营业务“一地鸡毛”,让优信在消费和资本市场遭遇了更大的危机。

今年4月,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投资)在发布的一份名为《破烂流丢柠檬车,千万别为这辆破车买单》强烈卖空报告中,列举了优信二手车虚高的交易、隐藏的债务、虚假的金额、循环的交易、夸大的库存、吸走的现金和中国的惯犯等“七宗罪”,甚至直指戴琨瞒天过海将2.8亿美元从公司转移至个人。

美奇金投资卖空报告发布当天,优信股价最高暴跌52.79%,盘中暂停交易,恢复交易后又暴涨逾50%。

6个月后,同样的一幕再次出现。58同城收购优信传闻被否认后,资本市场再次反应迅速。美东时间10月30日,优信股价下跌4.95%。紧随其后的美东时间10月31日,优信股价再次下挫2.28%。

作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二手车企业”,优信2018年6月在美上市,以每股9美元的价格发行2500万股ADS,再加上同时发行的1.75亿美元可转债,共募集资金4亿美元。截至记者发稿,优信每股股价仅为3美元。

与坐上过山车的优信股价相比,在优信平台上购车的车主更是“有苦说不出”。今年3月,一位武汉车主在武汉某二手车市场通过优信的贷款渠道购买了一辆全价为13.5万元的奥迪A6L,首付5.5万元,贷款8万元,分36期还款。然而,优信二手车官方APP却显示,这位武汉车主借贷总额为9.968万元。

多出的1.968万元贷款,从何而来?优信二手车官方APP显示,这位武汉车主的账户除了8万元的“购车借据”外,还有一项高达1.968万元的“附加产品/服务借据”,其中涵盖了GPS费、代办服务费等四项费用。而在当初购车时,这位武汉车主就已经向武汉当地的二手车商交过GPS费等费用了。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临沂、佛山、济南等多地在优信二手车官网上购车的消费者,或者走优信贷款购车的消费者,都发现同样的事情在自己身上重演。

望京SOHO外“冬天”的痕迹,不止是天气本身变得寒冷,也和三座大楼形成的狭长风口有关。但不远处的利星行办公室,在此办公的优信员工或许已经感受到了“冬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