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网络 > 资讯 > 正文
2017-04-10 14: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形态的影视表演已诞生 为什么是现在这样?

原标题:为什么是现在这样

 

 

漫画 来自百度

混合着戏剧技巧和规矩套子,杂糅着松弛的生活化表演,同时自然主义占领了越来越多的阵地。香港式的摆姿态和台湾式的激情,逐渐改变了我们的表演传统。欧洲表演的理念基本被丢掉,俄罗斯、英国、法国的影响几乎已被肃清,试图效仿好莱坞式表演——而此时好莱坞的阵地却往往被英国、澳大利亚的戏剧演员们占领。

当下,新形态的电影表演已经产生。虽然坊间颇多诟病,在国际上也很难产生影响,但此种表演形态已经日益地位巩固,成为这个时代电影表演的具体内涵。

去戏剧化与戏剧演员的全面进入

新时期以降,电影业各阶层掀起“去戏剧化”运动,文学、理论、创作、教学、文化各界,达成“共识”:过去中国电影的弊端,主要源于电影架上了“戏剧的拐杖”,遭受了戏剧的侵害,如想赢得电影的新生,必须“丢掉戏剧的拐杖”,实现“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不需要表演”“零度表演”“无表演的表演”“电影演员活道具论”,种种言论充斥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声音中。之前中国的电影表演,大部被归类为反面教材。

然而,以“去戏剧化”武装思想的导演们,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却普遍邀请各个剧院的演员加入电影创作,他们逐渐演变为电影演员的主体。他们将厚重的戏剧表演技巧带入了电影创作,极大程度地提升了电影的表现力,并迅速与更新升级的电影语言合流,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生机勃勃的电影创作局面。同时,原本存在于戏剧中的种种弊端,历史原因形成的规矩套子、僵化思维、生硬图解、公式化、概念化,也又一次和电影创作中的问题合流。

对欧美表演的模仿

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时期,学习“斯氏体系”等俄罗斯演剧方法是严格的政策指令,但欧阳予倩、焦菊隐等前辈依旧韧性对抗,保住了民族演剧方法一支血脉,成功地将斯氏体系的“普遍真理”与中国艺术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影响新中国数十年的中国演剧体系(或称之为“北京人艺演剧体系”)。

20世纪80年代,社会各界高度一致地盛赞欧美表演方法,甚至认为只有全面效仿欧美表演方法,才能够拯救中国电影。因此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梅丽尔·斯特里普、达斯汀·霍夫曼,成为一代中国影人心目中的“四大天王”。欧洲电影也曾被人追捧,特别是法国电影。一代中国演员开始模仿欧美演员的表演方法。由于国内对于西方文明和当代社会形态了解较少,对其表演观念和技巧只能片面理解,无法分析研究隐藏在背后的更加重要的社会心理、艺术形态、电影产业问题,只能研究其“技”,很难触及到“术”。这也是整个电影创作各个方面面临的共同问题:知道它好,就是学不深。

部队文艺与小品的影响

中国电影的创作观念和表演方法,深受部队文艺的影响,直接的创作和间接的渗透并存。在中国的演员构成中,部队演员比例极高,接近1/3。老一代电影演员中,相当一部分有从军的经历。此外,部分高校表演教师曾为军人。部队演员的表演风格有着鲜明的特点:被强调的主题,简单的情节,通俗的演绎,鲜明的人物,迅猛的节奏,简洁的动作,外化的内心,观众的共鸣,灵活的应对——是对部队演员的要求原则。他们在战斗间隙、恶劣环境中,面对文化程度不高的指战员,演出必须直接具有宣传鼓动作用,时间不能太长,形式不能复杂,内容必须浅显,演技必须抓人。

同时,部队文艺的演出方法,通过上世纪80年代大热的电视小品,深入千家万户,也间接构成了电影、电视剧、电视文艺的表演风格的一部分。小品的主体力量构成,小部分以赵本山、赵丽蓉、冯巩为代表的由二人转、戏曲、相声等传统演艺发展得来;大部分则由部队文艺转型而成。部队文艺的特点,也改造了电影的表演观念。

港台表演北上

如今,内地所有重要的电影均有香港制作背景,香港电视剧和台湾电视剧也成功地打入了内地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内地影视剧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观念。与它们一同北上的,还有港台影视剧的表演方法。

香港电影和电视领域的演员高度一体。香港演员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以赛代练”——以实际拍摄代替漫长的专业训练。香港电影高度商业化,他们的制作方式更接近于工业化的流水线作业:分工细,效率高,周期短。表演方面,演员没有时间进行案头准备工作、排练和沟通,往往接到通告很快便进入拍摄。而创作团队事先已经做好严整的分镜头设计,不仅仅机位、光位已设计完成,就连演员的调度、运动幅度、表演处理,也都进行了替代设计。因此,香港影人评价自己的演员表演时也说:“他们都是单镜头里的明星,很会摆POSE,连着多拍几个就不灵了。”

在如此体制下成长起来的香港演员,特点是适应性强,通用性强,普遍具有动作能力,擅长在镜头前展现自我魅力,掌握快速直接打动观众的一些表演技巧;不足是缺乏对人物的深刻理解,视野狭窄,缺乏对于角色远景的把握能力,表演技巧单一。

台湾影视演员和香港演员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开工量远远不能与香港相比,又缺乏外向型的眼光,全民的综艺化趋势又使得台湾演员表演比较夸张、过火,念白腔调较重,“吼派”表演不止一位。

20世纪80年代起,大批港台影视剧被引入内地。对于青年观众来说,港台影视剧的表演方式,几乎就是华语商业片的金科玉律。青年一代观众的观影观念已经被影响,港台方式成为他们认知的起点。港台表演掌控了内地各艺术院校表演系的学生们。当内地戏剧院团后继乏人,民间力量仍不足以支撑电影需求的时刻,表演系的学生们是电影演员唯一的后备队。这支后备队,基因已经变异。部队成名演员都已不年轻,真正年轻的一代,哪怕出身于部队院校,其表演基因也已经遭遇港台表演变异。部队文艺的血脉逐渐暗弱,香港—台湾也很难培养成批次的青年演员了。

打造本体论意义上的中国电影表演体系,这是几代人的追求,又是一个没有实现的梦想。电影创作一直能够在其他阵地上找到表演的支撑,这种支撑构成了当代中国电影表演的内容。或许,它们的沉淀之物,恰恰是电影表演的内涵本身。变化之中的纷乱、激越,也许是条道路。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